新闻中心讯(供稿/科技产业处 摄影/万强)为深入贯彻落实江西省科学技术厅“庐山对话”系列活动部署,推动纺织服装领域校际协作、产学研融合与成果转化,9月29日,由江西省科技厅指导、江西服装学院承办的香港理工大学、江西服装学院、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科技对接会在学校行政楼会议室成功举行。香港理工大学国际顶尖专家团队、江西服装学院副校长贾丽霞、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专家陈东生、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副秘书长黄伟、江西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段婷及企业代表出席对接会,共话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发展。会议由贾丽霞副校长主持。

会上,贾丽霞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指出,江西服装学院始终以服务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为己任,近年来在产教融合、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此次与香港理工大学的深度对接,既是响应江西省科技厅“庐山对话”活动的重要举措,更是学校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契机。

对接会现场,各方代表围绕产业技术需求与科研合作方向展开热烈交流。企业代表直击生产实践难题:江西金凯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德才提出,企业在生产中面临设备升级、工艺优化与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希望借助高校科研力量突破技术瓶颈;斯沃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严莉莉聚焦校服产业转型需求,提出功能性面料(防晒、抗菌、恒温)研发、智能化生产系统升级、废旧校服回收体系建设三大合作方向;万年县万年情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高政结合电商运营经验,呼吁开发适配市场需求的轻量化、高性价比纺织产品。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霍书怀介绍了该院在可再生绿色纤维、羽绒检测技术等领域的成果,并表示愿与赣港高校、企业联合攻关,推动国家级科研资源下沉江西产业一线。




江西服装学院青年博士代表杨陈、王继环分别结合入企服务经历与大数据检测研究,提出在实验方案设计、跨学科技术融合等方面的合作需求。


针对企业和学校提出的科技难题,香港理工大学专家团队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康占肖教授聚焦传统印染工艺革新与绿色生产技术,提出利用废水废热回收技术降低企业能耗;张汉超教授针对纺织废弃物处理痛点,建议以校服等材质统一的产品为切入点,建立“纤维—面料—服装—再生”循环体系。


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专家陈东生教授提出,借助此次交流,可以进一步扩容联合体成员单位、充实专家委员会力量,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闭环,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此次科技对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江西服装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产业界的创新合作桥梁,更彰显了学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责任担当。未来,江西服装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校际、校企协同,聚焦纺织服装产业痛点难点,推动科研创新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江西打造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强省贡献 “江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