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供稿/服装设计学院 宋睿)2025年8月1日,第九届“华夏衣裳・新疆服饰”高等院校中国服装史学术论坛在塔里木大学胡杨干部培训中心隆重开幕,我校服装设计学院院长张宁受邀参加论坛。
本届论坛以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为指引,根植中华服饰文化基因,聚焦新疆多民族服饰文化遗产,探索传统工艺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传承与创新,构建“天(宇宙观)、地(生态智慧)、人(技艺传承)、文(美学体系)”四维研究框架。通过八大专题,深度解析艾德莱斯纹样中的绿洲哲学、汉代织锦中的天文密码;并探索非遗在时尚设计、产业转型、教育传播中的创新路径,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图1参会人员合照
本次论坛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玺增主持。论坛以“经纬乾坤:非遗技艺的历史对话与当代表达”为主题,期间将围绕新疆多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创新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张宁在道器相生:人文与产业共生这一环节做主旨发言与学术交流,发言主题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当代产业化的破局之路。

图2张宁院长做主旨发言
张宁指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当代产业化的核心挑战在于破解知识产权保护薄弱、传承创新失衡、产业链发展瓶颈、文化本真性与商业化冲突以及系统性支持不足五大困境。破局之路需依托技术革新(如数码印花、3D打印、微生物工艺)、产业链整合与跨界联动、品牌化与国际推广,并结合地方实践创新与系统性支持。其终极目标是实现“文化基因的现代转译”,通过供应链升级与文化叙事强化,在平衡保护与创新中提升国际话语权,让传统服饰焕发当代生命力,成为承载文化自信与商业理性的“穿在身上的文化”。

图3张宁院长与各专家做学术交流
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华服饰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生动解读,更是在服饰文化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实践。以本届论坛为契机,各位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慧,为传统服饰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