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江服快讯  ·  正文

首页

青春三下乡 | 江西服装学院“服”满乡村志愿服务队:以青春画笔续写王小龙的候鸟守护故事
编辑: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5-07-06  浏览次数:

新闻中心讯(供稿/校团委 龚志祥 张思雨在永修县吴城候鸟小镇的墙面之上,一群大学生正以画笔精心描绘着候鸟的翅膀。这不仅仅是一幅普通的文旅墙绘,它象征着对“中国好人”王小龙39年守护候鸟生涯的青春致敬。江西服装学院“服”满乡村志愿服务队,秉持着王小龙“如同保护眼睛一般保护候鸟”的理念,将所学知识、所感故事化作艺术的形式,在鄱阳湖之滨建立了一座能够“讲述”生态保护的课堂。

FBA3B

39年的守护:从巡湖足迹到生命契约

“对我而言,鄱阳湖的候鸟就如同我的亲人,失去任何一只我都会感到心痛。”在专题讲座中,王小龙以这句深情的话语,表达了他对候鸟保护工作的无限忠诚。在过去的39年里,他徒步环绕湖泊超过4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0圈,成功救助了超过3000只候鸟,他的巡护日记堆积如山,几乎占满了半个房间。

235AF2

947D8

王小龙带领着队员们踏入救助区,那里的简易“病房”内,受伤的候鸟要么闭目休憩,要么偶尔扑腾翅膀。他熟练地走到一只白鹤身边,轻柔地抚摸着它的羽毛:“这个小家伙去年冬天因寒冷伤到了脚,我每天都用温水敷、喂它鲜鱼。等到春天,它就能和同伴们一同迁徙。”他说话时,眼中流露出温柔的光芒,足以融化坚冰,队员们眼中泛着泪光,心中浮现出他在寒夜中守护候鸟、细心调整水温的情景,那是他对生命最纯粹的守望。

高温下的墙绘:当00后接过守护的画笔


21D6EA

D09FE

38℃的高温如潮水般席卷了吴城候鸟小镇,但在这片热土上,有一群热血青年正以他们的方式,为这片土地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他们,就是“服”满乡村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此刻正聚集在候鸟之家青年旅舍的墙面上,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与激情。

这支由多专业组成的“全能”队伍,用最质朴的方式,接过了守护候鸟的接力棒。没有专业投影仪辅助,艺术生们就成了“人肉取景框”。他们捧着自己设计的照片,对照着吴城实地采风素材,用铅笔在墙面上一笔一画勾勒。望湖亭的飞檐翘角、水上公路的蜿蜒线条,还有候鸟展翅的灵动姿态,全凭肉眼丈量、手工描摹。其他专业的队员们同样不甘示弱,他们有的负责调配颜料,确保色彩的鲜艳与纯正;有的忙着递水擦汗,为同伴们提供后勤保障。大家各司其职,配合默契,仿佛形成了一台高效运转的机器。

1F64AA

这幅墙画不仅是对吴城候鸟小镇美景的再现,更是这群青年们青春热血与守护候鸟决心的见证。他们用最质朴的方式,接过了守护候鸟的接力棒,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当夕阳为白鹤墙绘镀上金边,青年与候鸟的影子在鄱阳湖畔重叠。这支用画笔接力的实践队,正将王小龙半生的“生命契约”,写入更辽阔的青春篇章——因为守护,从来不是独行。